2025年11月04日 第08版:民生
  • 大浪街道构建三级基层交通治理体系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李家仪 文/图)为营造更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大浪街道聚焦体系构建与模式创新,扎实推进交通安全治理工作。

    织密群防群治网络。通过细化网格、下沉力量、发动群众,大浪街道构建起层次分明、反应迅速的基层交通治理体系。据了解,大浪街道将12个社区科学划分为“片区—网格—楼栋”三级体系,形成78个片区格、547个网格、1571个楼栋格,实现了管理架构的扁平化与精细化,为常态化开展宣传、劝导与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 龙华街道多管齐下整治交通秩序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 通讯员 刘利)近期,龙华街道持续开展系列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通过路口严管、宣传引导与柔性执法相结合,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及交通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针对地铁站、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龙华街道交安办牵头,联合执法中队、团工委及多个社区,形成联勤联动机制。在龙华、清湖、清湖北等地铁站周边,每日安排力量进行“滚动轮值”式整治。行动不仅对乱停放车辆进行集中挪移、规范摆齐,更注重对当事人的现场教育与纠正。数据显示,近期一周内已累计挪移、摆正非机动车近4200辆,教育劝导乱停放人员1800余人次,有效恢复重点区域通行秩序与市容面貌。

  • 大水坑社区从小切口实现大提升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张怡华 彭嘉文)近日,行走在大水坑社区街巷,居民发现:缺失防护栏的路段新增隔离栏,事故易发路口架起凸面镜,乱停的路面变得规整……这些变化,是社区落实交通安全“微治理”的真实写照。

    城市交通“毛细血管”虽小却关键。连接大二农贸市场与大一绿道口的桔坑路,因人流大、车辆违停常拥堵,居民出行“进退两难”。社区调研后,加设隔离护栏,调整绿化花盆划分路权,让道路秩序“泾渭分明”。“现在走路放心多了!”78岁的发叔感慨,以前买菜要避让车辆,如今人车“互不打扰”,老友们都夸社区变样。

  • 大富社区志愿“充电”添文明劝导技能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 通讯员 周瑜 周杰)为进一步提升交通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近日,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道交安站、区慈善会,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文明劝导润无声”的交通安全宣传技巧培训,为20名社区志愿者集中“充电”。

    培训中,观澜街道交安站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了路面劝导的注意事项,并贴心提醒志愿者:“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再用志愿服务的善意去提醒他人。”针对日常出行中驾车和骑车的安全问题,交安站工作人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动自行车出行特点,重点讲解了骑车戴头盔的问题,分析不戴头盔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并指导如何选择佩戴有效的安全头盔,倡导志愿者文明劝导骑乘电动车人员要遵守交通规则,车辆不违规加装改型,文明骑行。

  • 黎光社区志愿者共筑交通安全线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 通讯员 史玉芬 黄舒婷)近日,观澜街道黎光社区党委结合社区牌坊路口、十八栋路口等人流量大的重点路口特点,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老一小”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志愿带动、居民参与”的共建共治良好局面。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