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8日 第12版:龙华文艺
  • 《离岸》:搁浅的是选择,还是命运

    以真

    只有经历过船屋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到涨潮退潮狂风暴雨的真切。当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把自己的河岸生活作为素材写下来,那些走过连通的甲板来往的邻居便一一出现,他们从陆地撤回船港,“那么多其他的东西也随之漂走了,或被冲到潮汐的泥泞之中。”

    尼娜在给姐姐的信中写道:在首都伦敦中心——具有历史意义的河岸边上长大,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是她的自负,而非真实想法。尼娜32岁,主修小提琴,她与两个女儿居住在格蕾丝号上,这是她在与丈夫分开后买下的安身之所。停靠在泰晤士河巴特西河段的,还有吉姆王号,船主是理查德和妻子劳拉,65岁海洋画家威利斯的大无畏号,年轻的莫里斯号……

  • 《瓦尔登湖》:回归鸿蒙,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潜默

    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生活于从农业转向工业、由商业和技术统治美国人民生活的时代,目睹了工业化摧毁自然资源、剥削廉价劳动力的现实,愤慨难忍。于1845年在瓦尔登湖边修建小木屋,独居、阅读、思考、写作。回归自然,探索人生的真谛,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 人生是场无解的旅程

    任诗桐

    青年导演魏书钧通过影片《河边的错误》,既完成了对原著荒诞气质的延续,同时也通过电影手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从而达到了忠于原著,又具有小说之外影像叙事独立性的效果。

    在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里,余华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叙事逻辑,早早地就让凶手浮出了水面,将本该环环相扣、真相大白的过程进行了解构。借由破案的过程,作者试图探讨的是理性秩序中的种种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偶然才是一种必然,这也是余华早期作品的一贯主题。影片《河边的错误》则通过质感的胶片摄影、诡秘的雨中情境、反差感极强的交响乐等视听语言,承接了小说具有的精神气质,并通过马哲在办案中逐渐疯癫的过程,呈现出存在主义和荒诞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