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来源:龙华新闻 2025年11月04日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龙华区凭借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等多维度的系统布局,成功跻身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龙华低空经济的崛起,离不开扎实的产业基础与精准的政策引导。截至2025年7月,全区已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445家,占全市总量的23%,上半年产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14%。这些企业覆盖研发、制造、飞行、保障与综合服务等全链条环节,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场景创新是龙华低空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十五运会模型(航空)比赛中,龙华企业大漠大智控推出的车载无人机表演系统,实现了从布场到表演全程无人化智能调度,展现了移动化、即时化的场景应对能力。格瑞普电池则为无人机足球赛事提供了高倍率、高稳定性的动力解决方案,甚至针对攻防角色设计了差异化电池方案,体现出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力。这些案例说明,龙华不仅具备技术研发实力,更善于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起飞的重要保障。龙华区已建成5G-A基站1142个、通感基站57个,起降点139处,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接入5G-A、人口热力等多维数据,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的全流程精准管控。这些设施共同构建起“数字天空”,为各类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龙华区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低空经济创新平台23个,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在政策层面,《低空经济“双精品”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发布,以及支持企业联合成立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等举措,都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从赛场上的无人机竞速与足球对抗,到城市中的物流配送与空中表演,龙华低空经济正从“试验田”走向“丰收地”。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产业链的完整布局、基础设施的先行投入、应用场景的持续开拓与政策体系的系统支持。这种多维度、系统化的生态构建模式,也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
龙华新闻评论员 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