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2来源:龙华新闻 2025年07月15日
时知
父亲是个沉默而肯干的男人,每日下了班后还会去小区的回收站蹲上一个钟头,在汗水汇成的浊且热的溪流中畅游,结束后疲惫地拖着一麻袋旧书回家,然后将其艰难地搬进屋里,洗了手再稀里糊涂地扒上两口饭,就又蹲下,无言地整理那一麻袋宝贝。
此时更开心的反而是我,我在宝贝们的缝隙中踮着脚尖跳来跳去,去寻找自己的宝藏。花花绿绿的卡通形象最能戳中我的心脏,我将那些漫画杂志一本本收集好,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父亲要整理的书更多、更杂,他坐在小马扎上,肩耸得奇高,头往往是低到膝盖下的,用生了厚茧的粗糙双手整理。我坐在埋头工作的父亲身后的小沙发上,瞥见他枯瘦的脊背划出的一道又一道沧桑的笔痕,不免沉思,这是在写什么呢?
父亲的旧书堆里有很多宝藏,甚至能满足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带高尔基的《童年》到学校去。《童年》就藏在一堆饱经风霜的旧书里,它的脸上满是灰尘,背面破了皮不说,侧脊都磨出了毛边儿,摸起来毛茸茸的,诚然,它已然苍老了。父亲帮我将这本书用旧毛巾擦拭干净,又用胶纸粘贴好残破的部分。我自得于不用花钱买新书,父亲呢,应该也欣慰于满足了女儿的一个小要求吧。
语文老师检查学习物品时,到我的课桌前停了下来,她将我端放在桌面上的《童年》拿起来,很小心地翻看了几页,甚是惊喜地问我:“这本书你已经读过了?”我本是个极羞涩的女孩子,从来不敢主动举手发言,现在情况更艰难,我答“读过”就撒了谎,说“没读过”又愧于破坏老师的期待,就红着脸僵在那里。老师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放松下来,便拿着我的那本旧书走到讲台上展示给大家看。
“咱班的小李同学平时虽不常发言,可是我读她的作文却总能眼前一亮,她的语言运用能力很不错,思维也有深度……”在老师的赞美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连头都不敢抬起,是羞愧、懦弱在折磨着我。我惟一记得的,就是老师布置给我的任务——在本周的阅读课上,分享《童年》一书的阅读感受。
放学了,平时轻快的脚步却无比沉重,我在书包的重压下,拖着脚、拖着自己的身子艰难地往家走。我一想到三天后的阅读课,如万蚁噬了心,百般难受,见到沉默的父亲,便拿出《童年》置气般扔到桌子上。都怨这本旧书,害我被老师误会!父亲不明就里,但他还是温和地陪伴着我。我道明原委,他既不解释,也不抱怨,只坚定道:“这两天,我陪你把这本书‘啃’下来。”
那晚开始,父亲暂停整理他的宝贝,也休假般停了晚上摆旧书摊的兼职工作。我伏案读书,他坐小马扎陪我,有不认识的字就教给我,不懂的情节就帮我梳理。读到后来,我不禁为阿廖沙的悲惨生活而眼含热泪,他是个三岁丧父的可怜孩子啊,而我的父亲,此时此刻,正陪在我的身侧呢。
我将写好的阅读感受拿给父亲看,他一字一句帮我批改,又严肃地要求我将阅读感受流畅地背下来。我在讲台上分享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自私暴虐的外祖父,慈爱的大理石般的外祖母,可爱朴实的小茨冈……更深刻的,却是我的父亲,他埋在书堆中的瘦弱身躯,他将一麻袋书扛在肩膀上前行的蹒跚步伐,他结束工作后夜晚兼职摆书摊的辛劳疲惫,他为委屈的我抹去眼泪的严肃郑重……殷切的眼光与雷鸣般的掌声温暖着我,但我知道,给我不竭力量的,是我背后的那个沉默而坚实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