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江的《过往皆为力量》
版次:11来源:龙华新闻 2025年07月15日
王婉若
在《过往皆为力量》中,何江以细腻而真挚的笔触,将自己从湖南宁乡小农村走向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这本书不只是一个寒门学子逆袭的传奇,更是一部关于生命韧性、家庭温情与精神突围的启示录,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平凡甚至艰辛的过往,如何化作照亮前路的光芒。
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何江的童年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有的只是星夜里母亲织渔网的银针闪烁,以及父亲外出捕鱼时的寒风与冷雨。这些场景在书中反复出现,看似寻常,却充满力量。母亲在织网时,总会和他分享古老的故事与做人的道理,那细密的渔网,编织的不仅是生活的希望,更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父亲沉默寡言,却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家庭的重担,他的勤劳与坚韧,无声地教会何江何为责任与担当。这些平凡的日常,构成了何江生命的底色,也成为他日后面对困境时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在求学的道路上,何江遭遇的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有观念的束缚。在那个偏远的农村,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并非深入人心,周围人的质疑与不解,如同层层迷雾,试图阻挡他前行的脚步。但何江没有退缩,他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在田间地头背诵课文,将每一次挫折都视为成长的契机。书中描述他为了参加竞赛,省吃俭用购买资料,在简陋的环境中自学高等知识,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出身无法决定人生的高度,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能突破重重困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何江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当他因买不起实验器材而无法完成生物实验时,他想起了父亲捕鱼时用简单工具创造奇迹的模样。于是,他就地取材,用自制的简陋装置完成了实验。这个过程中,童年时期父母在困境中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悄然转化为他解决难题的灵感。过往经历里的每一次生活磨砺,都如同暗涌的力量,在关键时刻给予他破局的勇气与方法。
何江走进哈佛的那一刻,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对无数平凡生命的鼓舞。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他依然保持着那份来自乡土的质朴与坚韧。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他没有自卑,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交流;面对复杂的学术挑战,他凭借扎实的基础与顽强的毅力一一克服。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将中国乡村的故事带到世界舞台,让全球看到中国青年的风采与担当。这背后,是他对过往经历的深刻理解与感恩,那些曾经的苦难,早已转化为自信与从容。
《过往皆为力量》适合每一个在生活中挣扎、迷茫的人阅读。它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无论遭遇多少挫折,过往的每一段经历,都是生命赋予我们的礼物。那些看似苦难的日子,终将成为我们攀登高峰的垫脚石;那些温暖的回忆,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给予我们勇气与力量,去拥抱生活的挑战,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