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妇幼专家为新手爸妈支招

孩子发烧不用慌 可以这样做

版次:10来源:龙华新闻    2025年05月13日

很多新手爸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一发烧,就会手忙脚乱,脑海里有一百个问号——出现什么情况要马上去医院?在家吃退烧药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为什么吃了药不退烧,需要继续补药吗?

关于婴童发烧,诸如上述家长尤为关注、看诊常提问的问题,今天,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温司琪来为家长解读,让家长特别是新手家长吃上一颗“定心丸”。

首先,新手爸妈要明确一点:发烧其实是身体对我们的保护。

温司琪医生指出,当我们的身体受到病菌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化学物质,让大脑调节体温的部分把体温调高。在高温环境下,病菌生长会变慢,免疫反应也能增强。所以说,发烧其实是身体在帮我们对抗病毒。当你发热时,免疫系统正和细菌在身体内开展一场场战斗。

但,这并不意味发烧可以放任不管!相反,发烧仍然需要干预,这是因为如果持续高烧,人体内各个系统也会受到损害。所以,宝爸宝妈们需要根据娃的状况,评估风险程度。如果出现下面这些高危状况,要马上来医院,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高危状况

需立刻送往医院

●皮肤、嘴唇或舌头苍白、声音嘶哑、发绀;

●对刺激或呼喊毫无反应、昏迷不醒;

●身体虚弱、哭声尖锐或持续不止;

●呼吸频率每分钟超60次;

●胸腔出现中度或重度凹陷;

●身体水肿;

●囟门隆起、颈部僵硬、惊厥发作;

●3个月以下儿童体温达到38度及以上。

中危状况

需密切留意并咨询医生

●皮肤、黏膜、舌头颜色苍白;

●对刺激反应异常,没有微笑,需长时间刺激才能苏醒,活动量明显减少;

●呼吸时鼻翼扇动,6-1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12个月以上儿童大于40次/分,血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5%;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大于等于3秒;

●3-6个月婴儿体温大于等于39.0℃;

●发热持续大于等于5天。

●关节肿胀。

低危状况

可先居家观察

●若孩子皮肤、嘴唇、舌头颜色正常,黏膜湿润,呼吸平稳,精神反应正常,能保持清醒或者迅速觉醒,哭闹正常,皮肤黏膜呈现红润状态,基本可判定为低风险。

退烧药要怎么吃?

如果孩子为低风险,居家观察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但是,新手爸妈们总会有一个疑问:退烧药怎么选?具体又要怎么吃呢?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对儿童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只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6月龄:可选对乙酰氨基酚(用量为10-15mg/kg每次)。

≥6月龄:布洛芬(用量为5-10mg/kg每次)、对乙酰氨基酚均可,两种退热药均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退热效果相似,给药剂量适当时不良反应较少,选择其中的一种即可。

温司琪医生特别指出,家长还要清除一个误区:能不能吃退烧药,不是以固定的体温数值来算的。以往,大家认为体温大于等于38.5℃就要吃退热药,小于38.5℃则采用物理降温,这种观念如今已不再适用。如今的理念是,当发热的孩子表现出不适时,才考虑使用退热药,不再依据固定的体温数值。

■快问快答

问:退热药吃了2小时还是会发烧39度,怎么办?

答:首先判断孩子有无不适,若无不适,不一定要再次用药,可继续观察。若孩子难受,先查看用药剂量是否足够,若剂量足够,但孩子确实不舒服,可考虑换用另一种退热药。

但不建议一直交替用药,因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问:孩子吃完药退烧了,但不到4小时又发热39度,还要继续吃药吗?

答:如果孩子感觉舒适,可先不用药继续观察;若之前用药剂量未达说明书上限,可补足剂量;若剂量足够但孩子仍不适,可换用其他退热药;若问题仍未解决,只要孩子表现舒适,也不用过度焦虑。

问:提前吃退热药能预防惊厥吗?

答:目前证据显示,提前吃退热药无法预防热性惊厥,吃与不吃都不改变结果。

若热性惊厥患儿感觉不适,即便体温不到38.5度也可服用退热药;若家长过度担忧,也可给孩子吃一次退热药来缓解全家焦虑的心理压力。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娃的饮食,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让娃在家好好休息,如果要外出就医,记得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温司琪 曾仅然

作者:黄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