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儿科医生表示,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需关注支原体感染、流感和腺病毒
版次:04来源:龙华新闻 2024年01月05日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有网友吐槽:“假期3天,烧了3天。”龙华市民袁女士一家四口全被流感病毒“放倒”了,“孩子们陆续中招,家长都顾不上照顾自己,忙得团团转。”
昨日,记者从龙华区人民医院儿科、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了解到,不止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去年春天起至今,各医院儿科门诊量一直高位运行,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较多。目前,是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三大病原体占比较高,还有的是混合感染,比如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肺炎支原体合并流感、肺炎支原体合并腺病毒、流感合并腺病毒等,甚至有多种病毒混合感染者,另外夹杂着偏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
近期需要关注腺病毒
儿童呼吸道疾病并非最近才高发。
龙华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应晶介绍,据她的门诊观察,去年春天起,儿童呼吸道疾病一直高发,去年一轮诺如病毒过后,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轮番来袭,期间还不乏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儿科医护们忙得不可开交。
应晶医生指出,“特别是当前,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之外,去年12月起,腺病毒的病例也明显多了起来,家长还不一定能及时识别。”
“现在,腺病毒感染也是引起发烧的一个原因。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多为持续性,发烧时间可能比流感引起的发烧更持久一些,严重时孩子可能烧上5~7天,容易高热,且高烧难退。腺病毒引发的发烧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表现出萎靡不振、食欲不佳、疲倦乏力等。”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娟也提醒,腺病毒会引发呼吸道感染、眼部感染、腹泻等症状,不容忽视。如果有扁桃体炎、鼻塞、睡觉时打鼾、高热持续难退,伴有结膜炎等,要考虑是否感染了腺病毒。
及时就医切勿跟风用药
国家疾控局提醒,冬春季存在新冠疫情反弹的风险,同时全国流感仍然在高位流行。预计全国多数地方,元旦到春节期间仍然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市民出现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无论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还是腺病毒,在初期,这些病毒感染都表现出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多数家长难以分辨到底是哪种病毒所致。
“比如,目前流感主要以甲流和乙流为主,甲流和乙流的症状差别不大,二者典型症状都以高热为主,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家长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去鉴别,需要配合检验来诊断。甲流和乙流有相应的抗病毒药物,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还是建议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结合医院检查和医生综合诊断进行治疗。”采访中,刘娟医生提醒,万一“中招”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不用过于担心,这些病毒感染都有相对应的特效药,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专治流感,阿奇霉素治肺炎支原体感染。
上述两位儿科专家反复强调,上述提到的用药,要不要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市民应该听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在家擅自用药、跟风用药,特别是特殊人群请严格遵循医嘱。
“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7天左右可以自愈。”应晶医生提醒,腺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如果幼儿出现高烧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予以对症治疗。
■相关链接
治甲流,
不妨试试这款防感汤
近期,气温变化大,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中医有什么妙招预防呢?
记者获悉,龙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罗维军推荐一款甲流防感汤,用以预防甲流感染,效果颇佳。
具体药物如下:桑叶6g、菊花6g、连翘6g,桔梗10g、薄荷6g、葛根10g、羌活10g、石膏15g、谷芽6g、芦根6g。
用法:加适量清水煲煮10-20分钟后,可作为个人预防保健的汤剂适当饮用。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